一、5月全国出口指数情况
2023年5月,机工智库出口指数为103.7,预计我国5月以美元计出口额同比增幅为1.2%~6.2%。
二、影响因素分析
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泥潭,不确定性加剧。5月16日,根据联合国发布的《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》年中报告,受居高不下的通胀、新冠疫情的持续、俄乌冲突以及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影响,不确定性和低增长前景继续困扰世界经济,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.3%。此外,在近日召开的G7峰会上,七国集团(G7)财长们警告称,全球经济“不确定性加剧”。其中,美国虽对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,但经济仍存在衰退风险。美国总统拜登和众议院议长麦卡锡27日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了一致,暂时避免债务违约对美国经济的不利影响,但该协议需要国会投票表决。美国近日公布的数据表明,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年增长率为1.1% ,远低于预期的1.9%。目前许多美国经济学家预计,经济衰退最早会在当前的4月至6月季度出现,或在此之后不久出现。2023年4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7.1, 较上月上升0.4个点,但连续6个月低于50%,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以来最长。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4月,美国失业率环比下降0.1个百分点至3.4%;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5.3万人,显著高于市场预期。欧洲经济增长疲弱,面临下行风险。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,经季节调整后,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(GDP)环比增长0.1%。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,欧洲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。高通胀和“银行贷款疲软拖累投资”将限制经济增长。欧元区2023年4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5.8,较上月下滑1.7个点,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已连续第十个月下降。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3月欧元区失业率为6.5%,较上月下降0.1个百分点,处于历史最低水平。日本经济出现转机。日本经济今年一季度增长了1.6%,摆脱了去年下半年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局面,走出了经济衰退。后疫情时期的消费反弹和大量外国游客涌入,是这轮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。2023年4月制造业PMI终值从上月的49.2升至50.2,自2022年10月以来首次突破50的荣枯线,表明疫情后经济复苏更加强劲。
中国贸易伙伴间贸易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欧美国家需求的减弱,但出口仍呈下行风险。尽管全球主要需求地区美国和欧洲均面临着衰退的风险,叠加地缘政治冲突持续,导致海外需求处于收缩阶段,但中国贸易伙伴区域上的转移和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合作可能对我国出口的增长有一定的托底作用。
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升贬交替,或给出口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。2023年4月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.89,相较于3月的平均汇率6.90微幅升值。进入5月以来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呈现贬值趋势,截至5月23日平均汇率为6.96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和贬值的交替波动,给出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。
基数较高,对出口增幅形成一定抑制作用。考虑到去年同期的出口基数较高,第一次同期超过3000亿美元,因此高基数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2023年5月出口增速。
指数说明:
机工智库全国出口指数是以上年同期出口额为基期,运用统计学方法,定量预测结合专家定性分析而做出的指数,旨在预测当月出口增长变化趋势。机工智库全国出口指数以100为分界线,反映我国出口增长变化。该指数在100以上,说明我国出口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,数值越大,增长趋势越强;在100以下,说明我国出口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恶化。
全国出口指数将按月发布。预测报告发布时间为每月的20日~25日,敬请关注。